海水全浸區為海底泥土之上海水低潮線以下的常年海水覆蓋區,海水的平均NaCl質量分數為3.5%,是一種天然的具有強腐蝕性的介質,很多海洋工程及裝備由于海水的腐蝕而被損壞,嚴重影響海洋工程及裝備的服役壽命,海洋工程用鋼防腐蝕技術的研究一直備受腐蝕工作者的廣泛關注。分析了海水全浸區鋼鐵腐蝕的腐蝕機理和影響因素,針對目前海水全浸區鋼鐵腐蝕常用的涂層防護技術、海洋生物防污技術、犧牲陽極陰極保護技術、外加電流陰極保護技術和選用耐海水腐蝕鋼5種技術進行了總結概括,闡述了各類防腐蝕技術的創新性研究成果,包括采用了合成材料、納米填料和超疏水表面的新型涂層防護技術,實現了仿生功能和超光滑表面的海洋生物防污技術,具有高耐蝕性能的犧牲陽極材料,選用經過表面氧化處理和表面激光蝕刻的耐海水腐蝕鋼等。分析了5種防腐蝕技術在海水全浸區使用的優缺點,提出單一防腐蝕技術在海水全浸區對鋼鐵材料難以實現長期保護。最后,基于當前各類防腐蝕技術的研究現狀,對未來關于海水全浸區鋼鐵防腐蝕技術的研究方向進行了展望,整合各類防腐蝕技術,優勢互補,實施聯合防護,實現海水全浸區鋼鐵的長效防腐,開發新型防腐材料和新型防腐蝕技術,以期為海洋環境中鋼鐵防腐蝕技術的研究與設計提供思路。
目前廣泛使用的幾類防腐蝕技術因海洋環境、材料性能、自身優缺點等因素而無法實現長期防腐的目標,需要不間斷的維修保養,耗費大量人力物力。未來防腐蝕技術想要朝著超長壽命方向發展,需要總結幾類防腐蝕技術的優缺點,將防腐蝕技術進行整合,實現優勢互補。陰極保護技術和涂層防護技術的結合、外加電流和犧牲陽極法的雙重防護等聯合方式,相比單一的防腐蝕技術,各類技術的聯合防護能夠對鋼鐵材料實現更加長效的保護,同時也降低了對單一防腐蝕技術的嚴苛要求。除了各類防腐蝕技術的整合以外,積極開發和使用各類防腐材料,結合實際需求創新開發出新型防腐蝕技術和方法仍然在不斷推進中,進而降低海洋工程的建造和維護成本,有效推動海洋事業發展,為社會發展和經濟價值的提升作出更大貢獻。